新闻中心 > 教育舆情  > 正文

专访施一公:西湖大学看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25-06-22 09:07:30   来源:大象新闻

5034

大象新闻记者 赵朝阳 申子仲 张容 李玮

2025年,西湖大学首次走出浙江,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等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总共面向浙江省外招收60人,其中给河南投放20个名额。

“我们希望有科学梦想的一批学生,有推动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梦想的同学,来报考西湖大学。”

6月21日下午,在河南郑州黄河迎宾馆,一个能容纳近千人的会议室内,没有座位的家长们在左右两侧的过道内站成两排,仔细聆听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的每一句话。

这是继5月15日在信阳、驻马店、南阳3地宣讲后,施一公再次回到河南,为志在报考西湖大学的河南学子答疑解惑。

一个小时的宣讲,施一公全程脱稿,偶尔使用河南方言和家长进行互动。

“在西湖大学的创办过程中,我的河南老乡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会后,在接受大象新闻采访时,施一公如是说。

一个“小而精”的大学面向河南招收20个学生

“西湖大学既不属于公立大学,也不属于民办大学,而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宣讲会上,施一公明确了西湖大学的办学性质。

“我们是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大学。”据施一公介绍,目前,西湖大学目前在校博士生2100多人,本科生250人左右,从2020年以来,西湖大学已经产生了40多项“世界首次”,为很多科学领域带来了“惊喜”。“我们的办学只在乎是否能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为世界带来突破。”

提起办学力量,施一公用河南方言做了详细介绍,“253名博士生导师中将近10%是我们河南人,这21位博士生导师在西湖大学四个学院工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话获得台下热烈的掌声。

“在西湖大学的创办过程中,我的河南老乡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接受大象新闻采访时,施一公说,希望这20位河南学生,到西湖大学利用好资源优势和学术优势,对科学真正产生兴趣。

西湖大学招生看重批判性思维

“西湖大学招的学生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在接受大象新闻等媒体采访时间里,施一公多次强调这个问题,“我们的理念是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导者,所以我们很看重批判性思维,(这)是做科学最重要的品质,他有这样的思维,他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甚至能解决问题,他不会盲从。”

此次,西湖大学在浙江外招收本科生,面向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面向河南省和重庆市通过普通高考招生。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

填报志愿时,西湖大学只设置“人工智能”一个专业,这是为了方便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所设的代码,实际学生入学后,可以在8个本科专业中任选。

“西湖大学第一年是不分专业的,学生要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家长不要急,社会也不要急。”采访中,施一公用双手做了一个缓慢下压的动作,“在西湖大学,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由博导担任,我每年也有两个名额,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学业上的、生活上的,什么问题都可以。你的一些困惑、一些想法也可以告诉我,帮助你成才、成功,就是我最大的目标和期待。”

施一公最后参与的一所大学

“这个一定会改变,这个一定会改变。”对于人们给予的“西湖大学代言人”的说法,施一公不断重复着说一定会改变。

施一公说:“西湖大学是我最后参与的一所大学,我会和同事们一起,把它变成一个让中国人很骄傲的大学,它的规模一定是很小,但是一定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位置”提起目标,施一公很有信心。

在西湖大学的官网上,有这样的介绍,西湖大学是教育部和浙江省共建高校,于2018年2月14日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力争经过10-15年的发展,主要学科的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贡献,成为一所设置合理、定位清晰、发展潜力强劲、社会声誉好的新型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文章关键词:西湖大学,施一公 责编:兰明群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