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侯亚飞 通讯员 陈浩/文图
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食物在生产和消费链中被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成为社会共识。作为食品的生产者,牧原集团深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将“尊重劳动创造”内化于心,把“可以消费,但不能浪费”作为全员践行的准则。
节粮,远不止于餐桌。当“光盘行动”深入人心,节约粮食的共识已从消费端延伸至产业链的更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宏大课题下,一场由科技驱动的生产端节粮变革,正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源头节粮:用更少的粮食生产更多的肉
在中国,饲料用粮是粮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总成本的70%。因此,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实现“少用粮、多产肉”,是养殖业节粮的核心关键。
牧原创新研发智能饲喂系统,依托覆盖猪舍的智能终端,能实时采集猪群采食、增重等海量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系统可实现“一日一配方”的动态精准供给,确保猪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最适营养,减少浪费。
同时,牧原研发的“低豆日粮技术”在实践中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在饲料中精准添加工业合成氨基酸来替代部分豆粕,在满足生猪营养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对大豆的依赖。2024年,牧原饲料豆粕用量为7.3%,远低于约13.7%的行业平均水平。
早在2021年牧原就将该技术向行业共享。经测算,牧原每养一头猪可少消耗大豆31公斤,全年累计减少大豆用量203万吨。若此技术在全国推广,每年可节省大豆约2000万吨,相当于为国家节约1.54亿亩耕地。
链条减损:打通产地到终端,堵住“跑冒滴漏
粮食产后环节众多,晾晒、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造成粮食损失浪费。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
牧原深入粮食产区,引导供应商在全国18省100市建成748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通过为农户提供烘干、色选等服务,有效降低粮食在储存、运输环节的霉变与损耗。2024年,牧原通过此举回收了1256.41万吨符合饲料标准的玉米,让原本可能被浪费的粮食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增加了饲料粮的有效供给。
土地开源:“种养循环”反哺农田,实现地力增产
节粮不仅要“节流”,更要“开源”,如何“藏粮于地”同样是关键。牧原积极探索“猪养田,田养猪”的种养循环模式,将养殖业产生的粪污资源化利用,通过种养结合的模式反哺农田,正在成为提升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截至2024年底,牧原在全国累计铺设支农管网2838.1万米,服务农田达472.08万亩,将处理后的粪肥还田利用,有效提升农田质量,减少化肥投入。
该模式在生态脆弱地区的治理上更显价值。以吉林大安的盐碱地改良项目为例,通过将处理后的粪肥与耐盐碱水稻种植相结合,进行系统性的土壤改良。实践表明,此举有效改善了土壤质量,为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和农业利用提供了有益示范。
综合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此种模式已应用于40.89万亩盐碱地及沙漠化土地的改良。这不仅让贫瘠土地具备了产出粮食的能力,也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宝贵的“增量耕地”。
从一粒粮到一盘肉,从一张餐桌到一个产业,中国农业企业正以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思维,践行节粮减损。这不仅是对“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回应,也为全球面临的粮食安全挑战,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方案。
近日,歌手陈奕迅做客女星郑裕玲的访谈节目。 在采访中被问到焦虑症现状,陈奕迅笑称:“我觉得自己病情好转了一大半”,他说最焦虑的事情是不能失约演唱会,自己经常会害怕担心,但真的觉得这是轻微的病情。 陈奕迅还表示自己仍一直在服药,也在看医生,
10月16日,湖南一女主播被包裹炸伤引发热议。该女主播发文称,“我于10月15日被一个伪装快递的炸弹包裹炸伤,面部达深二度烧伤,手臂达深三度烧伤,该包裹是14日21点49分投放到我的鞋架上,这是一起恶意报复事件。”她还表示,“我拿起包裹,好
据向阳视频报道,10月15日,网红旺仔小乔的“榜一大哥”发视频称“已经委托律师正式起诉旺仔小乔,结果和钱并非最重要,无法忍受多次被欺骗。一切交给法律。” 此前,其账号“别难过”向旺仔小乔发律师函,称要求旺仔小乔全额返还充值打赏款80万元,若
20岁店员一个没留神,装有50只玉手镯的盒子摔到地面,损失超过100万——10月12日,老板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没让员工赔偿,碎玉已陈放在公司作为企业警示文化的一部分,“也算给我们上了一课,希望对员工,对我们也是一个成长吧。” 监控实拍
大象新闻记者 梁娇娇 张明慧 “我来治病,反倒成了你们的业绩?” 近日,兰州兰石医院的一个“喜报”冲上热搜,内容为热烈祝贺兰州兰石医院“再创佳绩”,九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十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4日电(曲芷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秋收的号角吹响,囤秋菜这一年一度的“仪式”也如期开启,早市也因此热闹了起来,百十米长的市场被赶早的市民挤得满满当当,挑菜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囤秋菜”的火热氛围,正从这方寸的早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刘力扬)金秋时节,邓州大地清风拂过田畴,稻浪翻涌着浅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邓州市腰店镇的粮食收购处,邮政员工帮粮食购销大户将刚打包的粮食过磅、扫码,粮款实时到账,让粮商王老板喜笑颜开;在穰东镇的
人民日报
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宋乐义 王俊哲 文图 近期,阴雨天气不断,为保障三秋生产,抗稳粮食安全,汝州市多部门联动,加强农业农村、农机、粮食、保险部门沟通交流,形成合力,为三秋生产保驾护航。 据汝州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截至10月12日
10月16日,《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文公布,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作为河南保障粮食安全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条例》立足本省农业大省定位,全面覆盖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调控、应急以及监督管理等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