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基层声音  > 正文

不办卡无法开宿舍门,商业渗透不能变相剥夺学生选择权丨中听

2025-09-02 15:11:10   来源:大象评论

5034

评论员 李长需

商业进校园,该遵守怎样的伦理边界?

近日,一位就读于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的学生反映,学校疑似变相强制学生办理移动校园卡,“有人告知未办理就无法开启宿舍门”。8月30日,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和重庆移动铜梁分公司强调,“办卡与否全凭自愿”。

虽然双方都否认了强制办卡,但“押金办门禁卡”与“免办卡小程序开门”的双轨制设计,实则构成对学生的隐性施压。这一现象背后,折射的则是校园商业化对教育场域公益属性的挑战。

智能门禁系统的普及,本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但在部分场景中被异化为商业渗透的帮凶。学生反映的强制办卡“可能是工作人员为推销办卡所致”,暴露出三重伦理缺陷:其一,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将公共服务设施与消费行为捆绑,变相剥夺经济困难学生的平等使用权;其二,利用学生对校方的信任,混淆行政指令与商业推广界限,构成了软性强制;其三,可能催生校方与企业之间的灰色利益链,将校园沦为商业试验场。更值得警惕的是,如果将这种模式蔓延至食堂消费、图书馆借阅等更多领域,教育公信力将面临系统性崩塌。

商业行为进校园的伦理失范现象,其根源在于多重主体在利益驱动下的合谋与失衡。从制度层面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虽禁止将收费与入学注册等事项挂钩,但智能门禁的技术特性为变相强制提供了规避空间,“押金办门禁卡”与“免办卡小程序开门”的双轨设计,看似提供了选择,实则通过设计经济门槛(押金)和便利性差异(移动卡直接开门),诱导学生选择商业服务。

这种设计暴露出高校后勤管理外包中的监管盲区:部分院校为降低管理成本,将基础设施运营权交由企业,却未对商业行为划定红线。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现行法规对“变相强制”缺乏明确界定,使得企业得以游走于合规边缘。

类似事件并非孤立。最近,山东师范大学曝出“进宿舍门需付费或接受广告绑定”,湖南娄底出现学生必须前往指定医院建档方可报名的案例,共同揭示了教育场域被商业异化的风险。而这些将基础设施使用权与消费行为挂钩、行政指令与商业推广界限模糊的情形,正变相剥夺学生的选择权。

在技术渗透与资本扩张时代,商业行为进入校园本无可厚非,但商业行为进入校园必须坚守公益底线,也必须维护教育场域的纯粹性。这不仅需要明确禁止校园服务与商业产品的捆绑,更需建立校园商业活动的伦理审查机制,确保任何合作行为都不得以牺牲学生权益为代价。

文章关键词:学生,商业 责编:兰明群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全校3个孩子1名老师升旗高唱国歌

    8月31日,广西一乡村学校老师带着3名小学生升旗,老师缓缓把国旗升起,学校仅有的3名小学生大声唱着国歌,画面感人。

  • 兰大回应学生持证骑骆驼上学

    上大学的时候,你每天去上课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近期,有不少网友晒出了兰州大学的骆驼驾驶证,并戏称自己也是有骆驼的人啦!兰州大学地处西北,人们总习惯把西北和沙漠联系在一起,调侃称“兰大上学都是骑骆驼”。凭着这股自嘲精神,该校学子创作了“骆驼驾驶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46016—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从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全流程作出规定,让午休课桌椅更舒适、安全、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兼顾学习与午休的舒适

    9月1日(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上课时 合适高度保证坐姿端正,午休时 椅子能展开成躺姿。

慢新闻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