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美育岭南·艺脉相承——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曾智林设计工作室研讨会暨肇庆市美育研学创新交流活动”在肇庆四会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批普通本科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美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美育工作中的指导、引领、培育和辐射作用,构建学校美育协同发展机制,推动我省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曾智林设计工作室立足华南农业大学办学定位与特色,面向粤东西北多学段美育教学,围绕国家持续深化美育改革、美育培根铸魂的核心思想,以“高校美育赋能地方文化传承与中小学美育”为核心,通过“美育名师分工作室授牌仪式+学术研讨+非遗研学”三维联动,致力打造美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省级示范平台,积极推动高校美育资源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
会议由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曾智林主持,来自广东省教育厅、华南农业大学、肇庆市教育局、肇庆市文化馆、四会市教育局及相关教师发展中心和文化部门、各中小学校教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美育创新思路、交流美育研学创新发展。
会议伊始,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康天东致辞,强调美育不仅是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关键路径,更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他呼吁各方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推动形成高校、中小学、地方文化机构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真正实现美育工作“面向人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深远目标。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王金凤则从高校职能切入,提出高校应发挥学术引领和资源整合作用,助力中小学美育提质增效,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非遗美育课程模式与教学案例,推动广东美育内涵式发展与体系化建设。
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肇庆在美育领域的探索实践备受关注。肇庆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廖海清表示,肇庆始终坚持以美育促进文化传承、以非遗赋能教育创新,通过系统化开展“非遗进校园”、美育研学与实践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育人效果显著、社会广泛认同的美育新格局。
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华南农业大学曾智林教授主持发布《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启动美育种子校申报工作,并在康天东副处长、王金凤副院长见证下向纸言纸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授予“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曾智林设计分工作室”牌匾。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颜文,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团委副书记杨芹教授,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少斌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罗文勇教授、佛山大学设计学院吴斌教授等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共同见证,积极推动高校、基础教育与非遗实践基地美育协同创新落地实施。
主旨报告环节中,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研究发展院美术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陈杰以《文化传承下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为题,系统阐释了名师工作室推动美育课程落地的方法与路径。他强调校本课程应扎根地方文化、呼应时代需求,并通过一线案例解析课程目标设定、内容构建与资源整合的全流程策略,为中小学美育创新提供实用框架。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邹岚副教授在《可持续时尚与美育实践:扎染、植物染、刺绣的传统工艺再生与民族服饰符号当代转化》报告中,从文化符号与可持续设计交叉视角,探讨扎染、植物染、刺绣等传统工艺在美育中的现代性转化。她提出将非遗元素通过符号提取、设计转译融入课程,不仅促进工艺活态传承,更进一步拓宽了美育与新文创、时尚教育的融合路径,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认同与创新意识。
在美育案例分享与课程研讨环节,多位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美育名师、教研员、一线教师、非遗传承人及企业代表共同围绕非遗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展开深入交流。美育名师工作室成员郭亚东、唐涤非、郭琼、周宁昌、尹娜、方永渠、利有成、曾庆亮等分享了系列课程案例,展示出将学术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扎实成果。肇庆市学校代表则呈现了来自一线的优秀实践,成为可借鉴的“美育样本”。古法造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锵鸿现场讲解四会古法造纸技艺,为课程注入传统工艺内涵。
理论研讨与案例分享为实践打下基础。与会代表随后深入享有“中国民间造纸第一村”美誉的四会邓村古法造纸研学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大家现场观摩教学流程、观看造纸技艺演示,亲身体验古法造纸全过程。这种“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研学模式,不仅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拓宽了美育课程的设计思路,推动了非遗与美育的有机融合。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肇庆市教育局等单位指导,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曾智林设计工作室、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肇庆市文化馆(肇庆市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活动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通过高校专家引领、地方教育文化部门协同推进与非遗研学实践深度融合,为岭南地区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未来,将继续发挥高校学术资源和地方文化底蕴优势,持续拓展美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对粤东西北地区的辐射带动,推动美育真正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实现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的协同发展,为全国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独具特色的“广东经验”和“岭南范式”。(黄磊刚 麦瑞聪)
2022年的秋天,河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陈雪梅,怀揣着些许忐忑与满心期待,走进了绿荫环绕的平桥区龙井乡中心小学。
2025级新生即将开学 河南又有多所高校发布严正声明 提醒考生及家长 警惕信息泄露和诈骗风险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近期,学校发现有个人账号在微信、小红书、今日头条、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贬低学校的不实言论。这些信息内容蓄意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主要突出了六大机制、六大行动。 未来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整,需要建立起什么样的机制做支撑?又该如何满
2025级新生即将开学 河南又有多所高校发布严正声明 提醒考生及家长 警惕信息泄露和诈骗风险 ↓↓↓ 河南科技大学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批未获学校授权的自媒体账号(包括但不限于“河科大表白墙”“河科大XX学长/学姐/师哥”“河南科技大学百事通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有学费补偿吗?人社部26日作出解答。 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其学费由国家实行补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的,代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
为积极响应加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号召,扎实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血脉传承”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7月1日至4日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展沉浸式草原非遗文化探寻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27日消息,徐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骏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郑骏年(资料图) 公开简历显示,郑骏年,1966年3月生,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基础与
8月26日 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 河南高校斩获 9金、16银、14铜 获奖结果如下: 一、成长赛道:金奖78个、银奖117个、铜奖195个; 二、就业赛道:金奖72个、银奖108个、铜奖18
8月25日,网友反映,重庆工程学院宿舍安排存在问题,最低档6人间3200元一年,最高档3人间5800元一年,让学生在网上选宿舍,结果低价的3200元宿舍很快就被抢光了,被迫要住高价宿舍。 公开资料显示,该校是一所本科民办高校,其《2025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内容创新与方法变革的双重挑战。美育,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为核心,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本文从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强化思政课感染力、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三个维度,系统分析美育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策略,探索构建更具实效性的“大思政”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