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柱,山东人,言鼎集团掌门人。从他的身上,你能感受出一种快意恩仇的生命激情。当年,他在建筑行业里干得风生水起,却突然一个转身,搞起了生物研究,似乎一夜之间,把名与利全都放下了,从地产“印钞机”变身生物“拓荒牛”。
有人劝他说:“隔行不取利。”
他说:“我不取利,我取义!即使撞了南墙,我也要撞出个窟窿来,男人么,说话做事,就要一言九鼎!”
也因为刘元柱这句狠话,言鼎集团的名称便由此在而来。
初心:农家收音机里的“报国梦”
刘元柱,1979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最小,上面有三个姐姐,全家靠父母种的几亩薄地生活。这个清贫的家庭,在当时,连电视机都没有,收音机是一家人的主要娱乐工具。父亲爱听评书,刘元柱从小就在父亲身边跟着听《岳飞传》《杨家将》等,受这些主人公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他打小心里就萌生了长大报效祖国的英雄梦。
刘元柱学习一直很刻苦,他从青岛建工学院毕业后,又攻读了西南交通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研究生。200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前往英国巴斯大学,获得了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的称号。
毕业归国后,他有文凭,家里人希望他能有稳定的工作,在亲戚的帮助下,他是可以进入银行的体制里去工作的。但是,刘元柱,本就不是那种安分守旧的人,他执意要自己做事。他要从事自己的专业建筑行业。于是他就从最基层的施工员干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干到技术员、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直到一家大型地产公司的常务副总裁。
他先在一家公司从施工员做起,干出成绩后便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担任技术员;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换一家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做出成果后又跳槽至更大的公司,历任项目总监,直至大型地产公司常务副总裁。他每到一处,都是干到极为出色,原地升职时,决定离开,问及为什么?他说,我需要熟悉行业的每一个流程及职位,想做好做出成绩,就得全面,从理论到实践,我要做到全都有数。因为一有单位不能满足我所想获取的需求,只有换公司,一家一家去试自己的能力与市场,接受更多的检验与锻炼,才能胸有成竹。
当他经历过这些成长之后,他决定自己创业。2010年,刘元柱毅然辞职,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山东言鼎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因为他的技能全面,他在建筑地产行业里,得心应手,很快就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时,正值建筑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刘元柱顺势而为,企业如日中天,一举成为青岛市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
鲜花,掌声,荣誉,风光无限。名利与财富丰收的刘元柱,日进斗金,就算躺平不干,光吃利息,他的钱三代人也花不完。忽一日,他感到无比空虚,他觉得日子如此过下去,日复一日,年年如此,与猪无异。他想到在国外上学时的生活经历,在外国人眼里,对我们中国的科研方面的轻视,深深刺痛了他。
刘元柱回忆,“在国外时,有人说‘中国缺乏基础科研创新,只会引进技术,’这句话刺痛了我。因为我们中国搞基础科研的、搞科技创新的太少,好多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在那个时候,他就暗下决心,等有钱了,一定要从事基础创新产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民族做一点事。所以,当刘元柱每天在家坐着,也有巨额资金入账时,他却感到离初心越来越远,儿时的英雄梦想,此时在他的心里站立起来。
巅峰转身:从地产“印钞机”到生物“拓荒牛”
2015年,房地产的日子在中国,那是火红一片,而刘元柱的收入,在行业内可谓地产印钞机,但他却做出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退出建筑行业,跨界挺进生物科技。
本身跨界,就是隔行的事情,而生物科技这个领域,对于刘元柱而言,是隔了山的事情,即便像建筑业那样从头来过,已时不待我,放着好日子不过,如此隔行取利,简直就是疯子所为。因为,生物科技,对他是陌生的行业,而且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高投入、长周期的开拓,在商界是成功者,而在这个领域,成败还得另说。
“我不为取利,只为取义”,一句话,把所有的阻拦与劝解都挡在门外,虽说十年房地产成就了刘元柱,但现在的决定,成败未知,还要把挣到的钱像输血一样,倒抽出来,之后的八年,他倒吃老本,无限地投入资金。就算这样,个性倔强的他,决定投入,决定拓荒。
生物科技,重要的是人才。为了访贤求能,刘元柱几乎踏遍了全国各大科研院校。2015年,一次北京学术交流会上,刘元柱遇到了同样怀揣民族情结的肖乐义教授。肖乐义教授,当时在肿瘤细胞研究方面,在国内已颇有建树,但缺乏转化资金。他们两人一拍即合:刘元柱负责资金、场地和后勤保障,肖乐义负责技术研发和团队组建。
就这样,在2016年,30多位生物干细胞专家齐聚莱西,开始研发。2017年,刘元柱就成立了青岛言鼎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开展基础研发和中医药研发。
从建筑地产到生物科技,这个跨界,在当时,被不少人视为笑话,有人甚至嘲讽他是“疯子”“骗子”。说到“骗子”一词,差点要了刘元柱的命。
可谓八年磨一剑的科研长征,说刘元柱是个疯子,那就是把前十年的老本倒抽,放着安稳日子不过,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说他是骗子,因为在科学的领域里,想扛一面民族大义之旗,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这八年,他的跨界转身与投入,看准的是,让癌症早筛不再是奢望,它是生物医疗行业转型的一条新路径。
科研的投入,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越投越大,且不见成果,建厂房,购设备,人员费用,员工的衣食住行,团队的后勤保障,可以说,十年打柴,不够一火烧的局面,没几年就开始入不敷出,一度时期,资金陷入困局。
金钱也是试金石,以往飞黄腾达时,一呼百应,如今青黄不接时,亲朋好友都悄无声息,就是那些借过他钱没还的人,现在也是避而不见。十个亿,已陆续砸了进去,这潭水却深不见底,手头渐紧的刘元柱,员工已经超了半个月没有开工资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明白,员工们的工资是他们生活养家的活命钱,再紧再累也不能拖欠员工工资。于是,他东凑西借,度此难关,可时间一长,资金周转越拧越紧,“骗子”的呼声越叫越响。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此时的刘元柱,精神上开始有些崩不住了,因为里外无援,当初家人干涉,不听劝阻,朋友见状,其深陷泥潭,几人愿伸援助之手?这样的局面,刘元柱苦撑了一段时间后,食不甘味,夜不成眠,精神上开始抑郁,质疑与未知的处境,他动摇了,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一睡不醒,这样就可以解脱了。
于是,他每天到药店去买安眠药,攒起来,量够了时,为那能解脱的一觉作准备。近两个月的时间,一天,手里的药量够了时,他便开车出发,就在放下所有的那瞬间,妻子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说有账要对,让他马上回家。
也许命不该绝,这一声呼唤,唤醒了刘元柱,他不仅有事业,他还有家庭,有父母,有责任与义务,需要他努力地活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绝地无路时,他与政府有一笔3000万元的款项,一下盘活了局面,这3000万元,如久旱甘露,救急之下,也盘活了刘元柱的棋。从2019年开始,企业捷报频传: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国家肿瘤细胞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山东省科技厅重大研发专项、山东省科技厅科技型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库第一批入库项目;入选青岛市首批创新应用实验室,这是目前唯一由政府授牌的液体活检技术创新应用实验室;被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发展论坛评为《健康中国——科研成果》案例品牌。
破冰之旅:八年“烧钱”路,磨出早筛“照妖镜”
2025年5月24日,在青岛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山东言鼎控股集团董事长刘元柱从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手中接过“青岛市产业领军人才(团队)”荣誉证书。他身后的团队凭借“细胞液体病理活检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在肿瘤早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刻,距离他告别如日中天的建筑地产事业已整整十年。转型之初,刘元柱面临双重挑战:外界质疑的眼光和生物医疗领域漫长的研发周期。他没有选择短平快的仿制路线,而是锚定癌症早筛与干细胞技术两大前沿阵地,开启了一场八年磨一剑的科研长征。
刘元柱烧了八年老本,走了八年不见回头钱的烧钱路,如今的青岛言鼎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致力于利用全球顶级生命科学技术降低癌症发病率,延长癌症生存期的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重点专项,“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染色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获批立项,是山东省最大的民营企业实验室;公司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并成为人保在泛癌筛查行业唯一通过审核的承保企业。同时,言鼎集团的植物胚性干细胞(PESC)技术已经取得了“植物胚性干细胞规模化克隆培养技术”与“植物胚性干细胞人工种子的克隆培育技术”两项国家级保密专利。
在肿瘤检测领域,他带领团队攻关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技术,经过无数次失败,团队最终研发出“肿瘤细胞核仁标识分子染色技术(TC-NMS)”,该技术是言鼎自主研发的泛癌早期精准筛查技术,主要应用于癌症早期筛查、精准判断、早期干预等方面,和传统影像学诊断相比,更经济、更安全、能更早确诊。与此同时,获得1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30多项专利正在申报中。
令人振奋的是,这项技术的符合率超过90%。2023年,团队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染色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获批立项。
位于青岛莱西市言鼎集团,实验室的现场,可以感受泛癌筛查技术的“魅力”。我们自主研发的细胞液体活检技术堪称癌症筛查领域的重大突破。仅需10毫升外周血,无创无痛、实时动态监测,实现泛癌种早期精准筛查。在肿瘤1mm时就能检测到,准确率高达90%以上。这项技术让癌症在早期被发现、被治疗成为了更大的可能,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据悉,循环肿瘤细胞是在癌症发展的非常早期阶段,原发肿瘤已经开始向血液中释放的单个癌细胞。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数量增加与减少,与癌症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动态实时监测CTC,是实现对肿瘤“个体化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的富集捕获和染色鉴定是当今世界性热点和难点,而言鼎团队自主研发的微流控芯片高效富集技术及肿瘤细胞核仁标识分子染色技术已攻克这两大世界难题,可以非常清晰的分辨肿瘤细胞与血液细胞、正常脱落细胞、炎性细胞、变异细胞等,通过此技术鉴定肿瘤细胞是目前全球领先的泛癌筛查技术。因为细胞液体活检(CLBT)技术,可以让更多人以更亲民的价格提早检测,推进可复制、可推广的癌症防治新模式,早发现肿瘤、早治疗肿瘤,进一步推动肿瘤早诊早治关口前移。
据悉,这项技术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健康体检、泛癌早期筛查、伴随诊断、疗效评价、用药指导、术后监测等方面。包括肿瘤早期筛查服务、肿瘤细胞基因追溯服务、靶向药配对服务、疗效实时监控服务、治疗效果评价服务、患者治疗成功后的康复监测服务、肺部联检服务等。
截至目前,凭借肿瘤细胞核仁标识分子染色技术泛癌早期精准筛查的先进性荣获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国家肿瘤细胞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并承担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
“循环肿瘤细胞微流体吸印富集和细胞病理特征性染色鉴定技术及应用”获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证书》。其中,循环肿瘤细胞微流体吸印富集和细胞病理特征性染色鉴定技术及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循环肿瘤细胞病理特征性染色鉴定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此领域,刘元柱始终保持着对科研人才的重视,他构建了“引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生物医学工程、微流控技术、多模态医疗大数据等领域专业力量,形成跨学科创新联合体。集团已与青岛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共建多个科研平台,并在北京、珠海、辽宁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这种“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模式,成为言鼎保持技术领先的核心动力。
与此同时,刘元柱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又开辟第二战场。2021年3月9日,青岛言鼎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北京签署药用植物干细胞联合开发协议。在签约仪式上,刘元柱向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介绍了公司在植物干细胞、植物克隆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在言鼎生物医疗科技公司的实验室走廊,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身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正在操作一台精密仪器——这就是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染色全自动检测分析仪”。
而在隔壁车间,植物胚性干细胞技术产业化生产线已开始运行,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从科研到应用,刘元柱打通了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2025年4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举行。开幕式现场签约项目中,亳州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青岛言鼎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植物干细胞成果转化项目入选开幕式十大科技成果转化拟签约项目,签约金额高达1.1亿元,有力推动了亳州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古方新智:当千年本草遇上“植物干细胞”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自上世纪初以来,世界已丧失约75%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植物种类正在减少,其中一些珍稀植物的数量更是迅速下降。而言鼎集团的主业是大健康,这让刘元柱关注的焦点,一开始就锁定了药用植物。
资料显示,全球约有75万种植物。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其中有2万种为药用植物,目前全球仍然约有80%的人口依赖草药治病或保健,25%的西药原料来自草药。但由于长期过度采挖、自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药用植物面临野生资源枯竭,仅中国就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07种,包括大宗常用的甘草、黄芩、贝母等。
如何抢救性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珍稀药用植物资源?除野生采集外,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仍是目前提供原材料的主要途径。
“人工栽培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天然植株中目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过低,成分复杂又给产业化利用形成了极高的开发成本壁垒。”这是言鼎集团技术总负责人肖乐义教授给记者的专业解释。
2023年6月12日,言鼎集团承办了2023(首届)中国精准营养与精准检测产业发展大会,并举行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联合筹建的全球第一所“药用植物干细胞库”的启动仪式,半年后获得了2项国家保密专利,目前已拥有100多种药用植物胚性干细胞的储备。
在言鼎集团,还有一项瑰宝植物胚性干细胞(PESC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把这些珍稀中草药植物活体永久冻存,且根据需要,随时培育出植物种子和种苗。为建设国家植物胚性干细胞种质资源库,早在2015年,刘元柱先从药用植物入手,开始PESC核心技术基础研究。
四季更迭,地球上的万千植物花开花谢,生生不息。这要归功于植物干细胞的永生功能:不断更新、无限分化。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过度开采等因素叠加,越来越多的植物正趋向濒危,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保存今天的种子,留作明天的礼物。”我国云南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园子里,一棵树的纪念匾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建设庞大的种子(质)库成了世界各国最主流的“保险”选择。刘元柱在尝试另一种选择,采集植物干细胞入库。
针对我们目前的现状,中医上要用的名贵药材,因为环境污染,过度采伐,好多物种濒临绝种,药材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到国民的健康。如石斛、雪莲、人参等名贵药材,更是一药难求。一些特殊生态环境下的植物引种困难,能够引种栽培的植物,则需要占用大量农田,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且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情况下,药用植物的大规模种植并不现实;而人工栽培周期长,受种子、土壤、气候影响很大,往往还会出现农药、重金属超标,成本不小却营养、药用价值大打折扣。
刘元柱和科学家们在寻找新的出路:通过探索高等植物干细胞、器官等的大量培养技术,生产有用的次生代谢产物。
据了解,干细胞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动物胚胎学,目前动物干细胞已经取得辉煌成果。植物干细胞含有植物发育及生长的所有基因信息,并具有惊人的细胞分裂、分化能力,使得植物可以数百年不断生长,是植物生命力的根源。相比之下,植物干细胞研究难度更高,100年前,许多植物学家就开始尝试活体分离,均告失败,首次成功分离鉴定出植物干细胞仅有20多年的历史。
2004年,以韩国专家陈荣雨为代表的研发团队,首次成功分离得到未分化活体植物干细胞,并于2010年分离获得红豆杉干细胞,通过比较发现诱导合成紫杉醇的产率更高。植物干细胞研究由此大门打开,目前,已有人参、铁皮石斛、长春花、当归等上百种具有药用或保健功效的植物干细胞被分离、鉴定及产业化。
在刘元柱的记忆里,他曾花86万元买回一株50年野人参做母体,还费尽万难从云南野生古茶树上,采集到了石斛的胚性干细胞母体。在言鼎集团的实验室里,利用高精尖的干细胞技术,已能自由翻倍培育,实现高质量的药用成分的需求。
“50年以上的长白山野山参,一根动辄数十万元,基于PESC技术,仅需28天,10ml母体细胞液悬浮培养成为10吨细胞液,成本大降却药性、营养不减。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得起、用得上。这种无限克隆的裂变,一旦商业化铺开,药材人工种植业、中药材市场、种业等都将面临颠覆性洗牌。”刘元柱说,“掌握植物胚性干细胞核心技术的,目前全球仅言鼎集团一家。”
走进位于青岛莱西市的言鼎集团,来现场感受一下植物胚性干细胞的“魔力”。
据介绍,药用植物干细胞库内有植株母库、干细胞株库、组分资源库、基因实体库、数据库,这里已储备了100多种药用植物胚性干细胞,通过PESC技术,可以把这些珍稀中草药植物活体永久冻存,且根据需要随时培育出植物种子和种苗。
《科普中国》讲述:“干细胞形态均一、规则排列,具有非常惊人的再生能力,使得植物可以在数百年间不断生长,并生成全新的器官。”基于植物胚性干细胞可分化、可诱导、可自我更新等特点,在无菌制备中心培植过程不受气候、土壤和生长周期影响,成品无农残、无重金属、无毒素和无细菌与真菌污染。人工种植的药材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最为关键的是,药用植物胚性干细胞的药用有效成分与营养成分取决于汲取的野生植物,就像复制出来的一样,药用、营养价值不会出现递减。”肖乐义教授举例介绍,达到一定年份的野人参含有大量皂苷和多糖,这是最宝贵的;人工栽培的人参就差远了。
还有另一个指标差异:市场上卖的人参普遍检测不到红色花青素,而50年以上的野人参每年开花结果,红色花青素慢慢渗透到了根部,采集于这样的母体胚性干细胞里就含有3%的红色花青素。
不仅如此,与传统的植物细胞培养相比,植物干细胞培养可以很好地解决细胞克隆变异以及次生代谢物浓度过低等问题。如红豆杉干细胞低成本生产紫杉醇,同时还可以生产松香烷型三环二萜、美丽红豆杉素A和美丽红豆杉素B,且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2023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行参观药用植物干细胞库后称,多成分植物干细胞与植物母体无异,完全可以替代目前市场上短缺中药材和品质较低中药材。PESC技术可以让更多人以更亲民的价格用上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产品。
2025年5月,刘元柱参与的学术文章《Medicinal Plant Stem Cells: Unlocking Potential in the Genomics Era》在国际权威期刊《Engineering》发表。该文章系统阐述了药用植物干细胞的最新进展、应用前景及基因组学技术带来的突破,为植物源药物和护肤品的产业化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7月25日,经过全球顶尖检测机构SGS的多项严苛检测项目,山东言鼎控股集团自主研发的【人参组培不定根咖啡饮品】与【雪莲培养物咖啡饮品】正式通过国际安全检测。言鼎集团用SGS国际认证证明:好咖啡,不仅要好喝,更要让人放心!此次通过SGS检测是对言鼎集团产品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也代表言鼎集团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张极具含金量的“通行证”,迈出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蓝图与愿景:从餐桌的“健康守护”到天下无癌
刘元柱的突破不仅仅限于生物医疗,他把健康守护的触角延伸到民生日常。那天采访,他推给记者一个二维码,叫“上工辨体仪”APP,它是言鼎集团建立的AI智能➕ 驱动的“因人而异 辨体用膳”精准饮食大数据赋能平台,根据所在24节气[天]、7大区域[地],结合我国首部体质研究指导性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鉴定》论[人]9种体质,同时参考中医学、烹饪学、营养学等,建立中医健康大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的体质识别系统和辅助系统,专注于指导个体化精准饮食。全国首家提出“因人而异,辨体用膳”理念,实现适应“天地人和”精准用膳,免费注册,永久免费使用。通过精准健康的饮食习惯指导,在不多花一分钱的基础上,保障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打通老百姓不知道如何精准饮食的痛点和堵点。减少医疗支出,降低医保费用。解决“病从口入”,实现“病从口除” 实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防未病的目标。
为此,刘元柱成立子公司山东应数言鼎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应数言鼎”),聚焦中医健康数智化创新,以“因人而异,辨体用膳”为核心,依托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致力于打造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的“AI+大数据”标杆解决方案。
应数言鼎自主研发全球首套“时令-地域-体质”三维中医健康模型,深度融合九种体质理论、《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体系及地域环境特征,构建AI驱动的动态健康决策系统。核心产品“上工辨体仪”上,通过眼诊、面诊、舌诊就可以根据4季节气变化和7大区域识别一正一副体质,实现2秒内精准识别(临床验证准确率>90%)。
应数言鼎先后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济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青岛大学等顶级机构,组建“数学建模+临床医学+人工智能”跨学科团队,主导中医饮食经典名方数智解析、药膳标准化研发等国家级课题。
应数言鼎正在构建精准购物智能商城及外卖平台,根据用户所在地域、节气及自身体质辨别,精准推荐相应产品,智能化搭配食谱食材。同时在线下生鲜店、社区、体检中心等铺设具有体质识别功能的上工辨体机器人,普及“因人而异,辨体用膳”的理念,并根据场景推荐顾客进行精准购买。
应数言鼎正在筹划“智能移动精准茶饮车”创新项目。由营养师团队及中医团队共同组建研发团队结合地域、节气及九种体质特征,提供定制化中药茶饮及茶点,用户通过“上工辨体机器人”识别体质后即可精准下单,突破传统茶饮同质化瓶颈,打造“功能+场景”的健康消费新生态。集团旗下健康品牌“Huge Head大头茶饮”遍寻各地优质食材,结合中医典籍中食材的性味归经,运用烹饪学的专业技法,精心熬制、调配每一杯茶饮,既保留食材本味,又释放其健康价值。“我们不是简单的健康管理,而是通过‘天地人和’的系统化思维,让健康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应数言鼎通过AI技术将中医“舌诊”标准化、可量化,推动中医健康从经验向循证的转型。公司已与安徽亳药集团、亳州市信产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持续深耕中医健康智慧与前沿科技的融合创新,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
“将植物胚性干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发育完好的胚状体制备成干细胞人工种子,一方面进入资源库,一方面用于田间种植与栽培。在干细胞种子或胚状体阶段还可以进行基因编辑和杂交,选种育种。”据肖乐义介绍,言鼎集团已培育出适宜盐碱地的花生种子。要知道,我国盐碱地总面积高达15亿亩,目前尚有5亿亩的开发潜力。
“种质资源是培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的芯片,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战略性物资。”中国农科院作物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种业“卡脖子”主要卡在亲本材料上,亲本材料就是能产生种子的父本和母本,可以提取,但缺的是优异的亲本材料,可以从国外购买商业种子,但亲本材料是核心机密绝对不会告诉你。刘元柱对胚性干细胞的界定就像源代码,必须拿在国家手里,在一家民企手里风险还是挺高的。
“世界末日种子库”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5月底收到一批新的种子样本,设计容量可储存450万种约22.5亿粒种子,目前全部库存样本已达129万份。这让刘元柱艳羡不已,也让他更加期待国家植物胚性干细胞种质资源库的这一天早点到来。
2023年2月18日,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言鼎集团共建的“青岛市生物分析与健康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薛冰在致辞中表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要战略方向,立足国际前沿技术,大家一起为大健康事业添砖加瓦”。校企合作模式让第一批青岛大学研究生入驻言鼎集团,参与到一线研发工作中。
2023年8月,获批青岛市花生人工种子专家工作站;2024年1月,中国马铃薯胚性干细胞研究中心揭牌,助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产业体系,同时也拉开了各省珍稀植物胚性干细胞研究中心的序幕。
刘元柱强调,PESC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品、化妆品等领域,更有望颠覆现有药物的合成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言鼎集团推出九种体质香囊、免疫制剂、九种体质茶饮、九种体质甜品等。
事实上,言鼎集团的创新成果,不仅是集团科研技术实力的彰显,更是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贡献。刘元柱表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言鼎集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在精准医疗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为人类带来健康福祉,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言鼎力量。动辄万亿级的市场,诱惑如此之大!单纯商机显然不是刘元柱的选择,他在下一盘大棋。
刘元柱“取义的高度,在于药用植物干细胞库,面向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对全球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或者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胚性干细胞进行资源布局及储备,作为‘备份’,在面临天灾人祸的时候可以快速恢复为药用植物或开发为药品”。
现在有100多种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胚性干细胞储备,接下来的目标是实现万种药用植物胚性干细胞的分离保存,而再下一步要做的是全部植物,建设国家植物胚性干细胞种质资源库。在他的理念里,这个资源库对全部植物资源进行分类逐级保护,而所有资源再保障科研和产业需求同时是共享的,平台纳入政府管理,赋予国家战略意义。
成果最有说服力,在刘元柱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各类资质证书:国家发改委授权的国家肿瘤细胞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创新奖一等奖、2024年第四届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年度精准医疗十大创新企业”金手杖奖、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厅重大研发专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等。
繁华过往,经过失败、挫败的刘元柱,如今内心充实,朴实低调的他,以厂为家,整天与员工们生活在一起,他整个身心都在企业发展上,他带着一群生龙活虎的队伍,工作之余也活跃在公司的篮球场上,有一面旗,那就是齐心向上,诚信言鼎。问及心中的蓝图,刘元柱说:“我想在民以食为天的餐桌上,守护大众健康,让老百姓小病不生,大病减少,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身体,天下无‘癌’。”
8月21日,作家余华再回应被网友称作“潦草小狗”。 他说:“我觉得挺好的,感受到了年轻网友对我的喜爱,气质上确实有点像,潦草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面对世界我有时候确实不太认真。” 去年4月15日,莫言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收到了余华的投稿。他还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燕楠 在林州市太行山深处的南丁冶村,一个关于“牛”的梦想,历经四任安阳市税务局派驻第一书记长达八年的接续奋斗,正将蓝图变为现实。这背后,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梦想接力,一曲税务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初心肇始:深山
8月20日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多地近期发现“变异鹿”,身上长有形似肿瘤的巨大疣体,类似此前在美国发现的所谓“僵尸松鼠”和“触手兔”。
“监控里,我从他房间出来的时候没有穿鞋。” 崔丽丽常常会做噩梦,梦里她在一片无尽的黑暗里寻找自己的鞋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哪怕那天的记忆因为醉酒而模糊,深入骨髓的恐惧和伤害也在潜意识里隐隐作痛。 2023年9月22日一次商务酒宴,作为公司销售
用视频记录乡村卖货生活的河南姑娘李福贵详情,最近又火了。 这一次,她当起“导游”,带着村里46名老人走出大山,去河南郑州旅游。“我想带他们离开这座大山,我来当大人,他们来当小孩。” 01 “带您去郑州玩一天 管接管送,免费不掏钱” 出远门,
耗时四年的丽人丽妆“天价离婚案”所涉股权分割终于落地,翁淑华正式成为重要股东。 “天价离婚案”落幕 8月21日晚,丽人丽妆发布公告称,实控人黄韬与前妻翁淑华的离婚纠纷所涉股权已完成过户。 本次过户后,黄韬持股比例由32.46%降至28.2
台湾“资通电军”,一支由“台独”势力豢养的臭名昭著的网军。 近年来伪装成多个黑客组织,通过漏洞扫描、密码爆破、钓鱼邮件攻击等初级网攻手法,试图窃取大陆地区的敏感数据和重要情报信息,性质极其恶劣。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杜振
持续多日的闷热天气,终于有了明确的“退烧”时间表。根据河南省气象台最新预报,本周末起,一场全省性降水将自北向南铺开,届时除南部外,我省大部地区将退出35℃高温线。 然而,在迎来清凉之前,高温仍在做最后的顽抗。尤其是在我省东部,高温炙烤的程度
近日,导演王晶透露演员蔡少芬出演《甄嬛传》“皇后”一角背后的无奈。 他表示,蔡少芬当时是无路可走,在TVB赚不到钱,“她(演《甄嬛传》)就是拼而已,她拼中了,赌对了。可是她后面也没有什么大戏,也就是《甄嬛传》。她不是在往上发展,她是在消耗她
近日,广东的谢先生发布了一条在高铁站接父亲的视频引发关注,引千万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