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围绕 "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智能"的主题,大会集结世界顶尖机器人相关企业和1500款机器人产品。本次展会凝聚全球专家智慧,共推技术产业创新,推进中国机器人产业成为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参与全球科技竞争。
开普勒携K2大黄蜂亮相 WRC 2025 ,呈现一场硬核工业实力盛宴。展会现场,K2大黄蜂演示类人级的物料搬运、物流分拣等操作,还与现场观众互动抽取盲盒包裹。每个环节K2大黄蜂都应对自如,带动开普勒展台人气火爆,参观者络绎不绝,多家媒体争相对K2大黄蜂的现场盛况进行了报道。
WRC 2025期间,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正式揭幕,K2大黄蜂第一时间现身于此,在北京亦庄4S店设露出展台扩大展示范围,展示机器人从"完成任务"向"高效精细作业"迈进,继续实力圈粉。
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续航能力见真章
在WRC 2025现场,K2大黄蜂展示了物流搬运场景下的工作流程。它双臂稳稳托起了30 公斤重的金属货箱,并且经传感器定位后准确嵌入对应的货架卡槽。K2大黄蜂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些操作,得益于两种执行器的默契配合:提供媲美产业工人举升力的直线执行器和负责微调角度的旋转执行器。在两者协同工作的情况下,既保证了承重强度,又实现了"充电 1 小时,连干 8 小时"的能效表现。
K2大黄蜂的续航设定为 8 小时是经过对实际应用场景需求、技术可行性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综合考量。尤其在物流、工业等重点落地场景中,8 小时续航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平衡 "作业效率、成本控制与技术实现" 的最优解。8 小时续航是人形机器人从 "实验室样机" 走向 "商用产品" 的关键一步。
三位一体全身智能体系,实现真正的具身智能
在现场演示中,无论是搬运货物,还是分拣货物,亦或是挑选指定物品,K2大黄蜂都应对自如。这种能力源于开普勒为其构建的全身智能体系,主要包括:类人躯体、多模态大脑和持续进化能力。
类人躯体的核心是K2大黄蜂的"骨骼系统",全身52自由度、6关节单腿结、7关节单臂结构,使其拥有类人自由度;单手11 自由度的灵巧手搭配上单指25个力触点阵,更是能模仿人类手指的精细动作。全栈自研的高功密关节,包括自研的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等核心部件,都让这具金属躯体既有力量又不失灵活。
K2大黄蜂的大脑部分则是采用了分层架构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在具身决策中,推理层凭借视觉 - 语言模型(VLM)进行深度推理与规划,执行层则基于扩散变换器(DiT)的动作模块快速生成动作指令。K2大黄蜂的"决策 - 执行"链路实现了毫秒级响应,就像人类先思考再行动一般。目前,开普勒在 "大脑" 端与国内多家知名的优秀推理逻辑类大模型展开合作,为K2大黄蜂大脑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K2大黄蜂的持续进化能力依托双数据飞轮机制,一方面基于仿真数据训练,令其具备通用场景的感知、理解能力,以及对语言指令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海量的真机数据,打磨其专项技能。这种 "模拟训练+实战升级"的模式,让K2大黄蜂能像专业产业工人一样不断提升熟练度,成为各领域操作"操作专家"。
从"理解"到"执行",听懂人类语言
在与观众的互动游戏中,K2大黄蜂听到观众随机说出"请给我拿2号包裹"后,使用11自由度的灵巧手调整握姿,精准抓取后轻放至指定区域,引得观众赞叹连连。这种对自然语言的即时响应,让围观者真切感受到机器人听懂人类话语已经不是科幻情节。
实际上,当听到观众的指令后,K2大黄蜂需要识别不同包裹的颜色、标签等视觉信息,确保抓取的包裹是用户指定的编号。其中还有一个难点是,对于柔软带包装、表面光滑且容易发生形变的小型软体包裹,传统普通自动化设备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位姿估计。
让机器人理解人类意图,需要一套完整的"翻译系统"。K2大黄蜂在互动中的出色表现,正是基于它拥有一套堪称精密的处理流程,从"理解"到"执行"的闭环让每个动作都精准可控。
首先是指令解码环节,麦克风矩阵捕捉语音信号后,经语音识别转化为文本,再由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拆解语义。互动中,当听到观众说出"请给我拿2号包裹"后,系统自动解析出动作(搬运)、对象(2号位置上的包裹)、目标(包裹托盘区域)三个关键信息。
在环境认知环节,K2大黄蜂双目摄像头采集的 RGB-D 数据,经世界模型处理后生成三维环境地图。这让它不仅能识别物体位置,还能判断材质硬度 —— 抓取纸箱时会减轻握力,搬运金属件时则自动增强夹紧度。
在动作生成环节,大型语言模型(LLM)将抽象指令转化为具体步骤,再转换为高频电机信号,驱动 52 个关节协同运动。
走向实用落地,赋能社会生产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正深度重构全球产业现代化路径。WRC 2025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包括: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和农业生产,描绘出人形机器人广泛应用的未来图景。
K2大黄蜂是全球首款商用行星滚柱丝杠人形机器人,其出现标志着行业从"概念展示"进入"实用落地"新阶段。K2大黄蜂的工作能力已在多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实测中得到验证,涉及物流搬运、智能分拣、冲压上料、教育科研、展厅接待等。开普勒在WRC 2025上的精彩展示,开启了K2大黄蜂商业化的新篇章。
随着 WRC 2025 落下帷幕,K2大黄蜂已正式启动量产预售。当更多K2大黄蜂走进工厂车间,将在各种实际应用中充分诠释人形机器人的价值。开普勒将不断推动具身智能发展蓝图的实现,让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可靠的生产伙伴,加速工业发展步伐。
大象新闻记者 李晨昊 7月30日,深夜的实验室中,一枚泛着金属光泽的旋转导电连接器正在接受极端环境测试。这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024级学生、退伍军人刘人源带领团队研发的高可靠性旋转导电连接器。 从复杂训练环境机器人操作员到
在今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1500米决赛中,宇树北京灵翌科技以6分34秒的成绩摘得本次大会的首枚金牌。灵翌科技是杭州宇树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参赛机器人为宇树H1。 赛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夺冠的1500米田径比赛机
今天上午,宇树科技的H1夺得了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决赛冠军。颁奖台旁,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成绩是在意料之中,此前该公司机器人跑的最好成绩要比这个还更好一些,“我们的团队过去做了很多的努力,非常感谢
8月13日,A股延续近期强势表现,沪指突破去年9.24行情3647.4点高位(数据来源:wind),创下三年多以来新高。盘面上,硬件设备、有色金属、媒体娱乐、国防军工等位于涨幅前列。 近期,A股“牛味渐浓”,7月29日,创业板指突破2
在农业领域,杂交育种和制种的高成本和低效率是制约该领域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将生物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有望大幅降低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周期。该成果8月1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
机器人板块持续走强,PEEK材料概念股涨7.54%,领涨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8月以来PEEK材料指数涨幅达23.14%。 8月人形机器人利好消息不断,展会、赛事、消费节齐召开。8月8日-12日期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领域迅猛发展,已然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国内产业链方面,本体厂商持续取得订单突破,说明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探索方面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同时,宇树完成IPO辅导备案,头部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商加快推进资本化进程,海外方面,特斯拉人形机
8月8日-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携手宇树科技、智元、天工、众擎、星海图、逐际动力、千寻、松延动力等全球顶尖机器人品牌亮相,并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宣布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年,被业界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从概念到量产,从被展示到与人相伴共生,机器人革命正在加速到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说,你能想到的事情,它(机器人)都能做到。而当机器越来越像人,甚至成为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的“伴侣
8月8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作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携手宇树科技、智元、天工、众擎、星海图、逐迹动力、千寻、松延动力等全球顶尖机器人品牌亮相,带来了一场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的机器人科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