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台市赐百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了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证书,公司及董事长高志刚博士凭借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卓越创新荣获了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高志刚作为核心贡献者,带领团队在“微藻固碳减排联产高值产品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中取得重大突破,彰显了企业在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实力。
功能强大的“超级作物”微藻,与植物基替代蛋白、可持续生物资源、粮食安全、饲料革命、碳中和等众多热点领域密切关联,一个崭新的庞大赛道已经开启。
聚焦核心项目:微藻技术引领双碳创新
本次获奖的“微藻固碳减排联产高值产品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是东台赐百年生物在环保与资源利用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该技术通过微藻的高效光合作用,实现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生物制品(如功能性食品原料、生物能源等),构建了“碳减排—资源循环—经济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为工业企业提供了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更推动了微藻生物技术在环保产业中的规模化应用,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了“绿色力量”。
企业风采:以科技赋能,以创新立本
东台市赐百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生物工程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使命,在微藻培养、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等领域积累了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此次荣获国家级科技奖项,是对公司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及行业贡献的高度认可。
高志刚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鞭策。东台赐百年生物将继续深耕生物科技领域,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环保事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行业意义与未来展望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作为国内商业科技领域的权威奖项,旨在表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优秀成果。东台赐百年生物此次获奖,不仅提升了企业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更树立了行业绿色创新的标杆。
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大国、饲料大国,中国的微藻产业潜力巨大,预计将创造至少千亿级的增量市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微藻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而不懈奋斗。随着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进程加速,这项“点污成金” 的颠覆性技术,必将为我国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8月15日,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视频账号“苏星颜努力中”“小颜拼搏中”等账号(以下简称“苏星颜”)自今年6月14日起更新数十条作品,所有视频均身穿外卖骑手工服,哭诉“后悔没好好读书”“凌晨四点送外卖”“每天跑十几个小时外卖”“一个差评一天白
为享受“榜一大姐”带来的“情绪价值”,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一位90后国有企业女出纳王美丽(化名),在5年间竟贪污挪用公款700余万元,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为爱消费”之后,留下的只剩冰冷铁窗。 她的银行存
8月15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记者:台防务部门近日称,24小时内侦获解放军57架次军机绕台,其中多达38架次跨越“海峡中线”,创近期新高。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蒋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请朋友代爬泰山成功。“之前去泰山从半山腰开始,这次圆满了,从山下到山顶,虽然不是自己爬的,在重庆祝袁女士登顶成功!” 该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一位女士手持条幅在泰山留影,条幅上印着 20 位好友的名字,标注“携一众好友登顶泰
8月13日,山东泰安一名10岁女孩“失踪”引发全网关注。据村委会工作人员回应荔枝新闻表示,女孩因想拿存钱罐里的钱被奶奶阻止,赌气躲进邻居家“吓唬家长”,饿了一夜才主动现身。
“当时我以为自己真的不行了,感觉可能会死。”近日,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塔湾的一家餐厅内,一名年轻女子在喝珍珠奶茶时不慎将多颗珍珠颗粒吸入气管,瞬间变得呼吸困难,意识逐渐模糊。 奔走呼喊、搀扶拍背、用手机拨打120……周围群众顿时忙作一团,可女
为享受“榜一大姐”带来的“情绪价值”,锡林浩特市一位90后国有企业女出纳王美丽(化名),在5年间竟贪污挪用公款700余万元,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为爱消费”之后,留下的只剩冰冷铁窗。 她的银行存款 只有80
3010页档案、194分钟影像、312张照片、12张明信片、8封信件——侵华日军细菌战暴行再添铁证 731、100、1855、1644、8604、9420!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镌刻着中国人民血泪记忆的罪恶印记。 这不是一般的代号,而是属
8月2日,网名为“䴩䴩䴩”的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段17分钟的家庭监控视频,内容引发广泛关注。视频画面显示,饭桌上一名男子反复询问“我的鸡蛋呢?”其妻子回复称桌上两个孩子“一人吃了一个”。男子持续抱怨,妻子情绪崩溃,掀翻碗筷并尖叫“都别吃了”,之后离开现场。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将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应。 尤其是这个司法解释的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