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 金蝶国际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少春(左三),金蝶国际总裁章勇(左二),金蝶国际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林波(右二),金蝶国际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仲文(左一),金蝶国际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吴超(右一)
近日,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蝶“,股票代码:268.HK)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金蝶持续推进“订阅优先”战略,集团录得收入约人民币31.92亿元,同比增长约11.2%;其中,云服务收入约人民币26.73亿元,同比增长约11.9%;云订阅收入约人民币16.84亿元,同比增长约22.1%;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约为人民币37.3亿元,同比增长约18.5%。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金蝶进一步夯实小微企业市场占有率领导者地位。金蝶云·星辰和金蝶精斗云保持高速增长,客户数分别达到8.5万和38.6万,同比增长35.1%和15.0%。小微产品合计实现云订阅收入约人民币5.37亿元,同比增长约23.8%。金蝶云·星辰和金蝶精斗云的净金额续费率(NDR)分别达到93%和88%,保持其行业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金蝶小微产品继续全面扩大AI+管理的应用场景和范围。金蝶小微产品的AI助手活跃用户数已达17万家,其中金蝶云·星辰发布了AI+财税智能应用,已助力数千家小微企业整体记账效率提升约80%、开票效率提升约40%、报税效率提升约60%。
此外,报告期内,金蝶小微合作伙伴生态进一步发展壮大,伙伴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发展ISV生态合作伙伴超百家,形成覆盖战略、行业及业务领域的完整生态矩阵,成功打造12大行业解决方案与15大业务领域解决方案,带动ISV生态业绩同比大幅增长54.56%。同时,金蝶小微已开始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市场进行国际化伙伴布局。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AI+SaaS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为企业管理打开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并为金蝶注入澎湃的增长动能。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更坚定的信心,坚守“AI优先、订阅优先、全球化”核心战略,融合AI技术和管理智慧,予力全球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金蝶也必将在2030年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AI公司。
对快速演进的千亿级小微企业云市场,唯有持续创新方能赢得发展先机。金蝶云·星辰将持续强化AI产品服务能力,深化生态力量布局,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护航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携手迈向「AI+管理」时代的“星辰大海”!
一份高质量的年报,不仅是财务数据的精准呈现,更是企业治理水平、战略思维与品牌温度的综合彰显。近年来,众多优质大型企业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表达,将年报雕琢成行业标杆,为市场树立了卓越范本。 年报作为企业与市场对话窗口,写好一份年报,是上市公司
安徽小伙因神似溥仪获赞百万:"十几岁时就有人说我长得很像,当时没当回事,一度还很困扰"。AI识别他的照片为末代皇帝"溥仪",目前已收到横店等拍摄邀约。
近日,京东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京东集团SEC副主席、京东集团CEO许冉与东风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青共同出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实现全面战略合作后,京东集团和东风汽车将进一步加深
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刘少利 实习生 刘般通 通讯员钱永彬 杨耀峰 “供电公司真是太给力了,趁着我们停产检修的机会主动上门服务,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用电难题,这下我们用电更放心了!”8月13日,国网登封市供电公司抓住登封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停产设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国际机器人联合
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5年版) 2025年 第17号 按照《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
据路透社8月13日独家报道,有消息人士爆料称,美国政府在使用了AI芯片的部分科技产品货运中植入了秘密追踪器,试图追踪可能被转运至中国的相关产品。 美国科技行业记者克里斯蒂娜·帕齐内维洛斯说,安装这类追踪器有时仅需行政部门批准。值得注意的是,
项目撤销,岗位缩减,公司让员工抓阄定去留?以这样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法院会如何判决?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给出答案:公司行为违法! 于磊于2021年12月入职某物业公司,与另外两名同事一同被派至某项目担任司机。 20
最近一两年,最火的就要数 AI 了。 从 ChatGPT,到火爆全球的 DeepSeek,现在越来越多人都逐渐养成了用 AI 的习惯,无聊的时候用 AI 聊聊天,工作的时候用 AI 偷下懒、需要配图的时候让 AI 画一个……甚至还有人生病了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将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应。 尤其是这个司法解释的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