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轰鸣,车轮丈量魅力鄂托克;天路壮美,盛情链接暖城那达慕。2025年8月11日至12日,“驾游草原天路·寻找神奇那达慕”——2025年“可爱鄂托克·神奇大草原”自驾游活动在鄂托克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2025年鄂尔多斯暖城那达慕活动的重要前奏,紧扣“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和自治区“旅游四地”发展战略,通过规模化自驾体验、文旅深度融合与跨区域协作,成功打造了一场彰显草原魅力、助推产业升级的文化旅游盛事,为鄂托克旗建设“全国草原自驾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
规模空前,盛情邀约八方客
近期,一批又一批的自驾车游客到达鄂托克大草原观光旅游,“草原天路”自驾游客数量持续攀升。8月11日—12日,由宁夏星盟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宁夏飞杨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及各地自驾车协会组织的,来自宁夏及周边省市的130辆自驾车、400余名参与者参与。车队沿草原天路核心路段行进,依次打卡鄂托克旗大草原、锡林艾力牧家乐、乌兰镇城区及鄂尔多斯暖城那达慕主会场等标志性节点。绵延数公里的自驾长龙驰骋于辽阔草原,形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有效辐射潜在客群逾1000万人次,生动展现了鄂托克旗作为自驾游目的地的强大吸引力。
深化文旅融合,双IP联动赋能品牌升级
活动首创“草原天路+那达慕”双IP驱动模式,实现文化体验与自驾场景的深度嫁接,参与者在锡林艾力牧家乐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在暖城那达慕开幕式现场观礼震撼的赛马、搏克、传统弓竞技等非遗项目,品鉴阿尔巴斯山羊肉等特色美食,化身“草原文化体验官”。同时,以此活动为契机,同步发布“4+6”全域自驾线路体系(4条精品线+6条主题线),串联“草原天路·爱的草原线”等核心资源,覆盖生态观光、非遗传承、研学探秘等多元场景,构建全龄段、全季候自驾产品矩阵,为深化“文化+生态+旅游”三维融合提供实体支撑。
活动成效显著,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400余名参与者担任“鄂托克草原天路文旅推广使者”,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持续发布优质内容。活动设置的20条宣传话题引发广泛互动,获多家媒体重点报道。“有一片草原叫鄂托克”相关短视频全网传播覆盖量达1000万人次,显著提升区域文旅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活动直接拉动沿线牧家乐、特色餐饮及住宿消费,有效检验并优化了自驾旅游服务保障体系,为“旅游四地”特别是“自驾游首选地”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反响热烈,乘势而上绘新篇
据悉,活动获得参与者及各界嘉宾高度评价。大家普遍赞誉草原天路风光壮美、民俗体验独特、那达慕文化底蕴深厚,并对活动的精细化组织、全方位保障和丰富文化内涵给予充分肯定。
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不仅是鄂托克旗贯彻落实自治区“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的生动实践,通过草原天路自驾品牌与那达慕文化IP的深度捆绑,实现了文旅产业从“资源展示”向“价值转化”的跃升。未来,鄂托克旗将持续深化“文化+生态+旅游”三维融合,完善自驾服务网络,扩大联盟辐射效应,全力建设“全国草原自驾旅游目的地”和“黄河流域文旅融合标杆”,为北疆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近期,一些自媒体账号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违规发布涉军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军队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遴选通报有关典型案例。 一、冒充官方账号。网络账号“南部卫士”
8月13日晚,@王珞丹工作室就网传“王珞丹自导自演被求婚事件”发布严正声明: 近期,工作室发现个别网络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恶意传播关于王珞丹女士“自导自演被求婚”等不实信息。对此,工作室郑重声明如下: 网传所谓“王珞丹自导自演被求婚事件”纯属
8月13日晚,演员赵露思发微博:“真的助农,也要注销的,拜拜。” 此前在直播中,赵露思提到要注销微博账号,得知需15天冷静期时,表示:“我跟你离婚呐,有啥好冷静的?”目前,赵露思粉丝超3117万。近日,赵露思因一款苹果汁陷“真假助农”争
7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等领域,假冒权威、凭空捏造,使用AI合成不实图片和视频,误导公众认知,污染网络生态。网信、公安等部门重拳出击,坚决打击。 有人重新翻炒“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旧谣,故意歪曲医保改革真实
澎湃新闻
▲凌崇拄着拐杖在学习 那个在校园里总拄着拐杖的少年凌崇恩,终究还是没能等到属于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在今年高考中,这名四川凉山会理的残疾少年以597分优异的成绩,被宁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然而,当这份承载着他所有憧憬的录取通知书送
央视财经
今天(8月14日),中原大地暂时告别高温,迎来了难得的清凉。但这份湿润与惬意,也可能暗藏着一丝隐忧。 昨日(13日)下午1点,“杨柳”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台湾,随后强度虽有所减弱,但仍以每小时30到35公里的速度向福建、广东沿海靠近。正是其庞大
8月2日,网名为“䴩䴩䴩”的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段17分钟的家庭监控视频,内容引发广泛关注。视频画面显示,饭桌上一名男子反复询问“我的鸡蛋呢?”其妻子回复称桌上两个孩子“一人吃了一个”。男子持续抱怨,妻子情绪崩溃,掀翻碗筷并尖叫“都别吃了”,之后离开现场。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将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应。 尤其是这个司法解释的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