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手段既方便又快捷。那么,一旦操作失误多转钱、转错账,收款方拒不返还,应当如何补救? 日前,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人民法院审理两起相关案例。
肖某受朋友赵某委托,向赵某指定的两个银行账号分别转账5万元,共计10万元,其中一名收款人为唐某。肖某因未仔细核对赵某的转账要求,误将10万元全部转入唐某账号,将转账回执截图发送赵某时,肖某才发现向唐某多转了5万元。
事后,肖某通过赵某联系唐某退还多转的5万元,唐某却拒绝退款。无奈之下,肖某起诉至石狮法院,请求判令唐某返还肖某5万元款项。案件受理后,法官联系到唐某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告知唐某拒绝返还多转款项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依法应当返还。经过法官多番释法说理,唐某最终同意退还肖某5万元。
在另一起案件中,王某通过朋友李某向他人购买车辆,支付预付款时,李某误将实际收款人纪某的账号发成蔡某的,待李某重新发送收款账户并告知前一账号有误时,王某已将5万元款项汇入蔡某账户。事后,王某立即联系蔡某退款,但蔡某要求王某向其支付5000元手续费,双方协商不成,王某起诉至石狮法院,请求判令蔡某返还王某不当得利款项5万元。经审查,石狮法院认为,王某将本应支付给纪某的款项错误支付给蔡某,给付对象错误,王某对蔡某的给付行为自始欠缺给付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关于“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的规定,蔡某作为得利人取的案涉转账款项,没有法律根据,王某作为损失的人,可以请求蔡某返还案涉转账款项,故对王某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判决蔡某支付王某不当得利款项5万元。
给付型不当得利是因受损人有意识、有目的的给付而产生的不当得利,构成要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得利人基于受损人的给付而受有利益;二是致他人受有损失系出于给付行为;三是欠缺给付目的,即得利没有法律根据。
法官表示,上述转错账、多转钱的情形,在法律上均属于给付型不当得利,唐某、蔡某取得5万元款项并无法律根据,受损人肖某、王某有权分别向得利人唐某、蔡某主张返还其所获得的利益。在网络交易愈发频繁、支付手段日益多样的当下,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转账操作时,应保持高度谨慎。
对于付款人而言,在转账前应仔细核对收款人姓名、收款账号以及转账金额,避免因疏忽导致转错账、多付钱等问题。一旦发现转账错误,应立刻联系所属银行,向银行说明情况并尝试拦截转账。如若拦截不成,则秉持积极态度联系收款人沟通解决,同时固定好相关证据,以便在协商不成时,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收款人而言,当收到不明来历的“意外之财”时,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现收款异常,需第一时间联系银行进行核实,了解资金的来源和性质,必要时可向公安机关报警报备以防范新型诈骗风险,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再退还款项。
但倘若明知款项有误仍拒不返还,甚至借机索要“手续费”“保证金”等,此种逾越诚信底线的行为,将使其被认定为恶意得利人。恶意得利人不仅应返还获得的利益,还需依法赔偿受损人的损失。(石狮法院 鄞志练颜晓缘)
大象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刘宜昕 6月22日,网曝山东省临沂市一加油站内,数十人持械打砸一辆白色轿车,视频内有一名白衣男子被打翻在地。 6月23日上午,罗庄公安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6月22日,罗庄公安及时抓获多名实施砸车、打人不法行为的作案分子。
什么是跨境支付通? 昨天(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宣布跨境支付通将于6月22日上线运行。那么什么是跨境支付通?它有哪些优势? 与传统跨境汇款相比,跨境支付通的第一大
大象新闻记者 王礴舒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北京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蒙古凡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被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恢复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涉案金额1790万元,涉及服务合同纠纷的案件。
据天眼查App显示,6月17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向宁波晓庆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某、刘晓庆珠宝(宁波)有限公司,公告送达王某与刘晓庆等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一案起诉状副本及证据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并定于9月12日
据天眼查App显示,6月17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向宁波晓庆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某、刘晓庆珠宝(宁波)有限公司,公告送达王某与刘晓庆等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一案起诉状副本及证据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并定于9月12日
大象新闻记者 王礴舒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向宁波晓庆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某、刘晓庆珠宝(宁波)有限公司公告送达王某与刘晓庆等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一案起诉状副本及证据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自公
一、案例回顾 近日,某银行网点接待了一位聋哑客户王女士。她通过手机文字沟通表示,因“网恋男友”请求,需代收一个来自境外的快递包裹。随后,王女士收到一条自称“国际快递公司”的短信,声称包裹内藏有大量现金,涉及恐怖主义资金,并威胁称若不支付68
6月11日,央视《法治在线》节目披露,大连警方破获一起31年前的积案,在逃嫌犯改头换面把自己包装成网络达人,民警经过不懈追踪最终揭开了他的真实身份。 持刀捅向两人后,畏罪潜逃 1994年8月18日晚10时,在辽宁大连甘井子区某村里,发生了
6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裁判文书网获悉,湖北黄石阳新县法院近日审结了一起“特殊”的诈骗案件。 男子陈某隐瞒已婚事实,以假名在短视频平台上结识被害人王某,“奔现”后,两人一直保持着不正当关系。不久后,因女儿早产急需医疗费用,手头拮据的陈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