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南要往哪儿走,又该怎么干?
在高基数基础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大的推动力在哪里?
对于这些关系河南未来发展的关键之问,刚刚闭幕的河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了系统谋划与清晰回答。
本期“豫观察”,带你通过深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读懂河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关键点。
这次省委全会 开在特殊时间节点
我们先来看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召开时间,6月21日~22日,这一看似寻常的时间选择,实则承载多重关键节点意义。
首先,省委全会的召开时间,距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考察(5月19日~20日),刚满一个月。殷殷嘱托言犹在耳,落实要求刻不容缓。此次省委全会,核心议题就是深入学习、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其次,这次省委全会召开时间,刚好是2025年年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时间将近过半,上半年工作成效如何?下半年硬仗怎么打?全会不仅是对总书记考察精神的再学习再动员,同时也是对全省上半年工作的复盘和对下半年冲刺的全面部署。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这次省委全会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站在了“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历史交汇点。
上个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两高四着力”的新要求,为河南未来发展定向领航。河南省委全会以此为根本遵循,作出部署,这不仅是河南落实总书记指示的具体行动方案,更是谋划河南“十五五”发展的核心框架和战略指引。
河南向前发展 更大的推动力在哪儿
要明晰往哪儿走,怎么干,得先知道河南站在哪儿。
去年,河南经济总量突破6.3万亿元。在高基数基础上再跃升,靠啥?向前发展,河南更大的推动力在哪里?
围绕“两高四着力”的落地实施,河南在省委全会上,明晰了一项具体任务:建设农业强省、制造强省、数智强省、交通强省、文旅强省。
“五个强省”的建设,是河南省委基于河南禀赋优势、着眼未来竞争制高点、破解发展瓶颈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对“两高四着力”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例如农业强省建设,河南锚定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粮食产量从1300亿斤增产到1400亿斤;二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河南要超越“产粮大省”,向科技、品牌、产业链要效益。既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更激活乡村潜能,端稳饭碗也装满农民的钱袋。
再比如制造强省建设,这是为了挺起经济“脊梁”。就在不久前,河南成为第2个拥有全部工业大类的省份。但光“大”不行,还得“强”!建设制造强省,就是要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更要让新能源车这些“新势力”快速壮大,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河南创造跃升。这方面,洛轴就是很好的示范。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河南“五个强省”的建设,绝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深度融合、协同发力的有机整体。智能制造是制造强省的核心,数智技术为制造升级提供关键赋能;高效交通网络是商品流通、产业链协同、游客抵达的基础;而农文旅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未来五年是关键阶段
河南怎么干
基于河南的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这次省委全会上做出了一个判断:“未来五年是我省发展厚积薄发、崛起倍增的关键阶段!”
河南可以说,期望大好、机遇大好、前景大好。该如何把握这关键阶段,将发展势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河南提出了“突出抓好十项工作”,作为具体抓手。分别是:
突出抓好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突出抓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抓好乡村全面振兴;突出抓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突出抓好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突出抓好民生实事;突出抓好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突出抓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突出抓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这10项重点工作,是河南落实“两高四着力”的关键抓手,也是应对竞争、突围制胜的施工图。
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河南没有别的路可走,唯有拼,唯有干,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才能在关键阶段真正实现“厚积薄发、崛起倍增”。
大环境急剧变化
河南咋营造好小气候
对一个地区的发展,网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说到环境,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前急剧变化的大环境。
事实上,越是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把自身小气候营造好。唯有如此,才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这次省委全会,专门对营造河南自己的“好气候”做了部署,河南明确将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为什么要重点营造这“五个环境”?
法治环境定规则,让风险可控;营商环境聚要素,让活力迸发;信用环境建信任,让成本降低;社会环境保底线,让民心安定;网络环境塑清朗,让变量转优。
这“五个环境”,就是河南在惊涛骇浪中自造“避风港”的智慧,更是将总书记“在危机中育新机”嘱托落地的坚实行动。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河南既要“赶”,去追赶标兵;又要“转”,推动产业转型;还要“稳”,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南,正蓄势待发。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2025年06月25日20时至2025年06月26日20时,河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达到黄色预警的区域为:信阳南部及西北部局部、南阳东南部、驻马店南部,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近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凭借深厚学科积累,获评B级评级,位列全国第334名、河南民办高校第1名,连续两年位于该榜单河南民办高校首位。这一成绩彰显了学校视觉传达设
高考已经放分,接下来进入志愿填报环节!明天(6月26日)起,我省2025年高招志愿填报启动。 6月25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省教育考试院为考生们研发了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院校库、专业库、一分一段表汇总,方便一站查询;智能推荐
6月23日起 2025年高考成绩陆续发布 截至目前 多地已发布高考分数线↓↓↓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河北 福建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河南 湖南 宁夏 安徽 贵州
整体来看,本轮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今天下午到明天上午,由于主要是由低涡驱动,降水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低涡走到哪、强降水便会下到哪,尤其是低涡东南侧(河南南部、东部)局部还会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二是南部、东部的雨虽然来得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其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一部立体的中华文明史诗。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要求“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国家医保局积极推动各地医保部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截至6月1
大象时政
6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获悉,2025年河南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启动,今年计划招收980名医学订单定向生,其中本科层次480人(临床医学专业342人、中医学专业138人),专科层次500人(临床医学专业300人、中医学
你在网上刷到过或去过河南的网红景点吗? 近年来,河南文旅频频“出圈”:洛阳街头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开封古城“满城NPC”上演沉浸式互动,胖东来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景区”……这些现象级文旅场景的背后,是河南文旅焕新、消费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