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家庭小药箱”的配置。尤其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家中常备合适的药物并及时合理地使用,不仅能缓解突发不适,更可以有效缩短疾病时间,减少感染家人的可能性。
不过,许多人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按照网络攻略备了药,为什么用药之后症状迟迟不见好转?这往往与药物选择不当有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对呼吸道疾病,备药的核心是“对症”而非“囤药”,只有科学选择对症药物,才能事半功倍地应对呼吸系统疾病。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
周新教授介绍,针对呼吸道疾病建议可常备三类药物。第一类是复方感冒药,这类药物含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止咳、抗过敏成分。周新教授建议,此类感冒药无需多备,家中准备一至两盒即可。
第二类是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周新教授指出,家中有儿童的,可另外准备针对儿童规格的制剂。
第三类是中成药。周新教授以连花清瘟为例,指出其兼具抗病毒和缓解症状的作用。“比如连花清瘟,它既有对症治疗的作用,如降体温、改善肌肉酸、止咳嗽等等,同时它有抗流感病毒的疗效。基础研究发现连花清瘟不仅抗流感病毒,也可以抗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周新教授讲道。
资料显示,由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的实验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庭药箱存在“重抗菌、轻对症”的误区。周新教授特别提到:“有些老百姓习惯准备一些抗菌药物,一感冒就去服用,但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所以治疗效果不佳。”
科学备药的本质是为健康构建“缓冲带”。合理备药,既能覆盖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的初期应对需求,又避免了过度囤药造成的浪费。理想的家庭药箱不是药品仓库,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健康工具包。日常需注意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结合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日常习惯,才能真正筑牢呼吸道健康防线。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俄新社当地时间3月30日报道,俄罗斯疑似出现了一种未知病毒,患者感染症状包括咳嗽带血和高温达39度。 据报道,俄新社引用Telegram频道Shot的消息报道称,感染者最初会感到轻微不适,但几天后症状急剧恶化。体温升高
今天早上,全球首款每月仅需注射一次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成功开出全国首方。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占全
三月已进入春季花粉期,花粉过敏患者明显增加,一些患者担心使用激素类鼻喷药物等会影响健康,激素类药物能否使用?3月31日,3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对公众关心的“过敏是否可以用激素药物”“羽绒服是否干洗更好”“戴蒸汽眼罩睡觉是否能护眼”等问题进
梦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充满传奇色彩,人们常常会把它当成某种预示。很早人们开始就有了对梦进行研究。 做梦和疾病确实有一定关系! 2022年6月,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英国伯明翰
中毒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光敏性皮炎、肝脾肿大,严重时可导致肝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很多人将“瘦”当作美和健康的标准,从医学角度看,太胖的确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但过度追求瘦也是误区,甚至会把长寿优势减没了。医生表示,生病尤其是生大病,胖一点的人比瘦人更能扛。
近日,吉林百万博主“咱屯儿苗嫂”悲痛宣布小儿子因病去世。
日前,庄先生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被诊断为“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 家住长沙市开福区70岁的庄先生自诉从2022年开始,自己不仅会在入睡后突然大喊大叫,拳打脚踢,有时还伴有坠床或伤及同床者的情况。异